鄂尔多斯市矿山用新能源车辆使用情况调研 |
作者:白高娃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时间:2023-11-07 09:56 字号:大中小 ![]() |
鄂尔多斯市矿山用新能源车辆使用情况调研 近年,鄂尔多斯市以构筑世界级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目标,依托全市能源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绿电能源优势,结合能源、矿山、运输等各具特色的应用示范场景,着力打造矿山车辆示范应用龙头。为客观反映鄂尔多斯市矿山用新能源车辆使用情况及发展需求,鄂尔多斯市统计局开展专题走访调查。调查显示:鄂尔多斯市矿山用新能源车辆推广落地见效,保有量逐步递增,露天矿电动重卡费用低应用良好,氢能重卡配套设施还未到位出现闲置;推广使用矿山用新能源车辆亟需破解“车辆购置成本高、用车配套设施缺、相关审批手续繁琐、实际续航里程短”四大痛点。 一、调研方式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电话访问的形式,共调查了伊旗、准旗、鄂旗、东胜四个旗区9户已经购置了新能源矿山用车的煤炭生产企业。本次调查还走访了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电话访问了市电业局、市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客观掌握市域内矿山用新能源汽车推广普及和应用情况。 二、现状及基本情况 (一)纯电动车低成本满足使用需求 本次调查的9户企业中有6户购置了纯电动矿山用车106台,车型为电动宽体自卸车、电动井下防爆车、电动牵引车、电动装载机、电动重卡等常见矿山用车;有红岩、山河聚鼎、宇通等品牌。通过调查纯电动车因使用成本低,在露天矿和井工矿两种生产场景都使用良好。煤炭生产企业使用新能源汽车专线充电桩为车充电,每度电的费用为0.5-0.6元,低于矿区平均用电费用1.5元左右。 腾远煤炭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有11台山河聚鼎电动宽体自卸车,一台车充满电仅需300多元,可连续工作5小时。而同等载重能力的传统重卡加满柴油需要1000多元,而且传统重卡需经常更换机油、空滤等,电动车因动力系统更为简单故障少,日常使用维护成本低于燃油车。蒙西煤矿使用的30台宇通105E电动矿卡,每辆电动汽车每年能够减排二氧化碳126.2吨、一氧化碳7吨。国能神东等使用电动井下防爆车的企业表示电动防爆车比传统燃油防爆车更安全更节能。因此大部分使用电动矿山用车的企业,认为电动车成本低且更加节能低碳满足购买预期,表示会逐步增加电动车数量。 (二)氢能车存在闲置 截至上半年,我市纯电重卡保有量1183辆,氢燃料电池重卡保有量151辆。因氢能源车保有量较少,本次调查仅有三户伊旗的煤炭生产企业购买了氢能源车,国能神华斥资1.2亿购买了氢能重卡、氢能牵引车、氢能通勤车等四类型车总计77台,伊泰广联斥资1700多万购买了10台氢能重卡,白家梁煤炭购买了2台氢能重卡。 前两户井工矿购买氢能源车的主要使用场景是短途专线运输煤炭和工作人员,白家梁露天矿购买氢能源车主要是用于矿区土方运输。无论是短途运输还是区域内使用,都因配套的加氢站还未建成没有投入使用,三户企业表示因考虑安全因素,车辆还留存在代理公司没有实际提取车辆。 三、存在问题 (一)车辆购置成本“高” 调查显示无论是电动车还是氢能车,购置成本均高于传统燃油车。载重105吨的电动矿卡售价在120-130万元,其中电池费用就80多万,而同等载重能力的燃油矿卡价格为70万左右。载重8吨的电动井下防爆车价格在150万左右,是传统防爆车购置费用的两倍。载重25吨的氢燃料电池重卡价格在170万左右,远高于同等载重能力的燃油卡车。虽然新能源重卡使用成本低,据不完全测算,传统燃油车每年综合费用约54万,纯电车每年综合费用约18万,客户购买新能源重卡3年后可增收40余万元,但新能源车辆购置成本是传统车辆的两倍,而且更换电池费用也非常高,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购置资金压力。 (二)用车配套设施“缺” 截至上半年,我市已建成投运充换电站60座、加氢站6座。随着矿山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企业对基础建设配套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一是加氢站数量严重不足,加氢站作为氢能车应用推广的关键性基础设施,因其不可替代性导致部分企业因配套设施不到位而无法使用氢能车。二是充电桩数量不足,腾远煤炭的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有11台电动自卸车,2个充电桩,每台车工作5小时需要充电1.5小时,因充电桩数量不足导致排队等待充电的现象频发,严重影响了使用便捷度。 (三)相关审批手续“繁” 调查显示,部分露天煤矿利用已排至最终标高的闲置排土场顶部土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为煤矿电动矿用车充电消纳模式,通过安装直供换电站打造“光储充用”一体化新能源生态圈。在矿区内建设换电站,车辆能够就近及时充换电,既能解决柴油重卡污染物排放问题,又改善了电动汽车电池衰减、续驶短、充电慢等问题。但由于露天矿用地审批手续繁琐,导致企业光伏项目和换电站建设进展缓慢。其次因安装新能源专线充电桩涉及电线增容扩容和土地审批等多部门,导致部分企业因充电桩未按期安装只能将已经购买的电动矿卡出租,无法在本企业使用。 (四)出行续航里程“短” 在当前用车配套设施、支持技术等现实条件下,矿山用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矿山用车,更适用于专线运输、区域短倒、场内运输等不同的作业场景,但仍存在一大痛点就是实际续航里程短。调查显示,6户企业购置的电动重卡和电动自卸车普遍续航里程为60-80公里,根据作业环境的不同可在露天矿区工作4-10小时,充电需要1.5-3小时,换电需要3-10分钟。冬天续航里程还会变短,电量显示不准,当显示剩余 15.0%的电量时,考虑的首要问题就是充电,严重影响使用感受。二是氢能车虽然还未投入使用,企业介绍氢燃料电池重卡续航里程在60-80公里,相对传统重卡的续航里程是非常短的。 四、意见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进一步加大对矿山用新能源车辆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科学认知、系统了解新能源汽车,包括动力平顺、节能减排、安全保护、智能驾驶等优点。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规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在宏观引导、政策制定等方面营造良好环境,缓解技术焦虑,增强购买信心。 (二)畅通通道加快配套设施投建。建议科学布局,加快完善新能源充换电、智能路网、加氢体系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投用,强化清洁能源基础保障和设施保障。发展柔性输电、网厂协调、智能调度和自动配电技术,不断增强能源网络弹性。同时理顺矿区新能源充电桩和光伏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建议进一步简化优化办理流程。 (三)加强研发机构和企业的产业联动。加强与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的交流合作,全面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地企合作,助力鄂尔多斯新能源消纳和制氢技术效率的提升。同时加强与上汽红岩、奇瑞新能源、铁辰智能等国内先进车企、系统集成商的交流合作,致力于打造制造成本低、效率高、产品品质优的矿山用新能源车辆。 (四)构建科创环境强化人才保障。建立重大项目与人才引进联动机制,加大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国内外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培育复合型专家和科技带头人。协同培育创新型中青年科技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创新“容错”、评价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构建充分尊重、宽松包容的创新科研环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