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鄂尔多斯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作者:辛悦 来源: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时间:2023-09-14 11:35 字号:大中小 ![]() |
乡村振兴下鄂尔多斯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求第一次被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依托农牧业资源优势,牢牢抓住各项发展机遇,在建设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道路上奋力奔跑、不断展现新作为。现阶段,全市以实施一产重塑行动为主抓手,以推进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为重点,畜牧业发展稳中有进,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全市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重塑饲料供给链条、产业化集群、重塑品牌优势、金融支持体系等建议,以期为推动鄂尔多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畜牧业规模不断扩大 畜牧业在全市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全市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和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主要任务,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了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2017-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88.3亿元增长至311.2亿元,增加了122.9亿元,年均增长10.6%。其中,畜牧业产值不断扩大,由2017年的72.9亿元提高到2022年125.8亿元,增加了52.9亿元,年均增长11.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由2017年的38.7%提升到2022年的40.4%。202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为7.2%,较2017年提升0.5个百分点。其中,畜牧业产值占全区畜牧业产值比重为6.7%,比重较2017年提升0.9个百分点,占全区的比重持续提高。 二、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市肉类总产量逐步增长,到2022年达到了15.5万吨,肉羊、肉牛稳步增长,奶产量不断提高,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一)肉牛产量持续提高。全市按照“稳羊增牛”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良种繁育+标准化育肥+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一体化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肉牛产业发展迅猛,肉牛产业正在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2022年全市牛存栏33.4万头,比2017年增加9万头,年均增长8.3%。2017年-2022年,全市牛出栏由10.1万头增加到15.6万头,比2017年增加5.5万头,年均增长11.6%,牛肉产量由2017年1.8万吨增加到2.6万吨,年均增长7.6%。 (二)羊存栏数稳定增长。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肉羊规模化养殖技术水平,促进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市积极开展育、繁、推一体化肉羊生产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品牌建设等措施,以打造肉羊全产业链为目标,建设肉羊繁育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促进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羊存栏850.4万头,比2017年增加122.6万头,年均增长3.2%。2017年-2022年,全市羊出栏由449.6万只增加到558.1万只,年均增长4.4%,羊肉产量由2017年7.9万吨增加到9.4万吨,年均增长3.5%。 (三)生猪产能逐步恢复。2018年下半年以来,因环保、非洲猪瘟疫等因素影响,全市生猪存栏锐减,生猪价格大幅波动,对生猪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市场价格低迷,养殖户对于后续市场信心不足,不愿积极补栏或者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全市生猪存栏方面呈现下降后逐步恢复的趋势。2022年全市猪存栏31.7万头,比2017年减少6.6万头,但较2021年增加2万头。2017年-2022年,猪肉产量由2017年5.6万吨减少到3.1万吨,但较2021年增加0.3万吨。 (四)奶业发展紧抓机遇。全市瞄定奶业振兴目标,积极响应自治区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奶业振兴九条政策措施》,聚焦优质牧草供给、优良品种培育、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奶牛疫病防控、乳业科技创新等环节,从全产业链解决制约奶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奶产量稳定增长。2022年,牛奶产量达到37.8万吨,较2017年增加21万吨,年均增长17.6%。 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短板 (一)畜牧业发展的“难点”——市场竞争。近年来,随着畜产品消费市场的日益成熟,畜产品供给竞争越来越激烈。因国内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国家从宏观层面进一步放宽了对畜产品的进口限制,由于进口畜产品价格普遍较低,加之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压力增大,对全市牛羊肉销售市场、产品价格造成较大冲击。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进口牛肉269万吨,同比增长15.3%;牛肉、羊肉进口平均到岸价格分别为44.17元/公斤、38.4元/公斤,据农牧部门调查,2022年12月鄂尔多斯牛羊肉价格则分别为76.88元/公斤、80.13元/公斤,远远高出同类进口产品价格,其背后反映的是生产效率的差距,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全市畜牧业的发展。 (二)畜牧业发展的“断点”——产业链发展。鄂尔多斯畜牧业发展比较单一,农畜产品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仍以传统种养殖生产、农畜产品初加工为主,即屠宰、分类、冷藏。生鲜乳方面,全市生鲜乳主要通过调往包头、呼市进行加工,2022年约35.4万吨生鲜乳通过外调进行加工,占全市奶产量的84.5%。畜产品加工方面,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畜牧业加工企业仅8家,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且主要以初级产品外销为主。为数不多的畜牧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要涉及的领域是羊毛绒类,羊绒产业是全市具备全产业链的涉农产业,在熟食、方便食品、生物制药、美容保健、皮革等深加工方面涉及很少。畜产品市场开拓方面,全市畜牧业生产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生产模式的影响,生产的畜产品品种比较单一,总体上来说大宗畜产品仍处于卖畜卖肉的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低下。 (三)畜牧业发展的“痛点”——品牌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培育,鄂尔多斯虽然形成了“鄂托克前旗羊肉”“阿尔巴斯山羊肉”“鄂尔多斯细毛羊肉”等具有影响力的畜牧业品牌,但是畜牧业产品品牌“杂、少、弱”,同类产品同质化严重,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品牌数量总体较少,区域公用品牌较少。品牌竞争力现状尚未达到畜牧业强市的品牌规模和影响,辐射带动弱,不能满足全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企业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营销宣传的力度不够,更看重产品口碑而轻视宣传和品牌建设,并且产品的包装和设计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 (四)畜牧业发展的“堵点”——资源、资金和技术。一是缺水,鄂尔多斯属于干旱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养殖场(户)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利用效率较低。二是缺资金,各级虽然对发展畜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投入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部分养殖户扩大规模无外部资金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效益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三是缺技术,虽然农牧民从事牧业生产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自身技术、资金和养殖经验的缺乏,使得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受到制约,全市科学技术对推进现代畜牧业的贡献率和应用效率仍然较低。 三、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重塑饲料供给链条,夯实“支点”。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饲料种植,如青玉米、苜蓿草等,提高优质饲草料供给能力和标准化养殖水平;二是积极引入大型饲料生产企业,提升本地饲料供给和加工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大型养殖企业自己建设饲料加工储备设施;三是以集中采购的方式购进饲料,通过集中采购提升议价权,压低采购价格,增加本地市场供给,稳定市场平衡;四是适时调整补贴政策,饲料补贴价格应随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适度调整,帮助养殖户缓解资金压力。 (二)重塑产业化集群,联结“断点”。一是完善畜牧业的基础实施体系包括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动物疫病防治体系,饲料生产与饲料工业体系,产品保鲜、加工与贮运体系,产品信息与流通体系,以及科研、培训与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建立一批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并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到规模效益。三是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建立与上游生产经营者、初级产品加工企业和下游餐饮住宿、旅游文创等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努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态势。 (三)重塑品牌优势,解决“痛点”。一是发挥产地品种资源优势,加强地理标志认定,推进特色畜产品品牌建设,瞄准中高端消费市场,充分挖掘和提升畜产品的档次和品位。二是做好品牌宣传工作,通过新媒体、政府、互联网形成品牌宣传矩阵,如鼓励企业通过品牌推介会、国家级食品畜牧业产品博览会等平台实现整体宣传的效果,促进“互联网+畜牧业”发展,全面提升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创新畜产品销售模式,针对现代消费市场,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以便更好地让消费者了解、购买当地的畜产品。 (四)重塑金融支持体系,打通“堵点”。一是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为养殖户提供贷款、信贷、担保等服务,帮助畜牧业的发展。二是金融机构可以与畜牧业技术企业合作,为畜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支持,或者提供相关技术人员支持,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率和养殖质量。三是金融机构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为畜牧业经营者提供保险服务,降低畜牧业经营者在生产中所遇到的风险,帮助广大农牧民提高信心和增强安全感。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强调,“在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上展现新作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全市将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遗余力抓好贯彻,落实自治区“五大任务”和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持续推进畜牧业的发展,以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目标,推动羊绒、肉牛、肉羊、奶业四个百亿级产业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鄂尔多斯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