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网站无障碍 长者模式 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交流 统计资料 机关党建 数据鄂尔多斯
 
上半年鄂尔多斯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作者:刘晶晶  来源:服务业科(业务)  时间:2019-08-13 10:40  

字号:

    保存

今年以来,全市积极落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呈现运行质量逐步提高、运行效益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但也存在增速回落、行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规模偏小等“短板”问题。

一、主要运行特点

(一)营业收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上半年,全市入统规上服务业企业257家,实现营业收入149.0亿元,同比增长4.3%,增速位居全区第一,高出全区平均水平8.6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2.9%。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全市营业收入贡献较明显,两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83.4%。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51.0亿元,同比增长120.8%。营业利润增速除1-5月为两位数增长外,其余各月均保持三位数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拉动上半年全市营业利润增长的主要行业,实现营业利润27.0亿元,同比增长3.0倍,贡献率达72.9%。

(二)经营税费齐降,竞争活力增强

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1.2亿元、所得税费用3.8亿元、应交增值税5.5亿元,共计上缴税金10.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3万元,同比下降0.2%。其中,所得税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了22.0%;税金及附加下降2.5%。税负减轻的同时,三项费用也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产生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共计28.2亿元,同比下降26.6%;期间费用率(期间费用/营业收入)为18.9%,比上年同期的26.9%降低8.0个百分点。

(三)民营占据主导,支撑作用强劲

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户数达224户,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的87.2%,实现营业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10.2%,高于全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5.9个百分点,对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贡献率达141.4%。实现营业利润36.1亿元,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比重达70.9%,同比增长2.6倍。民营企业期末用工人数3.3万人,占全部规上服务业的73.1%。民营服务业无论从企业数量还是行业规模都支撑着全市规上服务业的发展,它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服务业整体稳定增长、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营业收入增速回落,交通运输业支撑乏力

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虽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但仍呈现出稳中趋缓的发展态势。上半年增速比1-5月回落2.0个百分点,比1-4月回落3.3个百分点。增速逐月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运输业增长乏力,拉动作用减弱。上半年,全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9亿元,占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收入的比重达73.7%;同比增长2.1%,低于1-5月2.3个百分点,低于1-4月4.0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仅1.6个百分点。其中,道路和铁路运输业影响较大。由于推进“公转铁”政策、加大煤炭运输治超力度及货物运输企业竞争激烈等原因,我市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上半年仅增长6.4%,比1-5月回落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2.0个百分点,较1-5月减少0.5个百分点。受煤炭坑口和港口价格倒挂的影响,全市部分铁路运输企业运量下降,导致铁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增速同比下降3.2%,下拉全部规上服务业增速1.3个百分点。

(二)行业分布过于集中,区域分布不均衡

从行业个数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支独大,企业数占比达51%;而与民生高度相关的居民服务业、教育、卫生等相关行业企业个数仅有14家,占比仅有5%。从行业规模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两大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占比高达83.4%,其他行业占比不足20%。从行业结构来看,规上服务业保持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虽得到明显改善,但仍以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为主。科技含量较高且容易产生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偏少,产业层次较低、结构单一,抵御政策变动因素、经济下行压力等风险能力弱。从行业分布区域来看,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全市9个旗区规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和总量也发展不平衡,鄂前旗、杭锦旗无论在总量还是企业个数均占比甚小,区域分布不均衡。

(三)企业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上半年,全市共入统规上服务业企业257家,实现营业收入149.0亿元,户均实现营业收入5797万元,低于呼市户均营业收入3494万元。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有28家,占全部规上服务业企业总数的10.9%;超千万的企业有140家,占比不足55%。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21家,占规上民营服务业企业总数的比重不足10%,其中超5亿元的企业仅有3家。可以看出,全市规上服务业规模整体偏小,制约着我市服务业的长足发展。

三、加快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行业内部结构,增强服务业发展稳定性

一是落实有效政策,引导投资向服务业倾斜。对服务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好项目、大项目,要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引导现有服务业企业加大投入、扩大规模,重点培育、扶持有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引导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向服务业领域拓展,形成一批拥有品牌服务、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三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引导县域服务业经济新突破。我市各地区间发展状况各异,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也各有不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县域产业,对优化行业内部结构同样至关重要。要结合各自主导和特色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发展与之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促进区域服务业协调发展。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源动力

一是以政府投资为导向,完善多元投融资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投资体系,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投资规模。对服务业投资中的薄弱环节,政府可采取贴息等扶持办法,促进服务业做大做强,从而提高服务业投资的比重。二是要继续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根据结构调整方向,有选择的谋划和实施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引领作用、绿色优势的优质项目,以确保服务业持续发展动力足。

(三)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增强服务业发展竞争力

一是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扩大生活性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加大其在服务业中的整体比重,使生活性服务业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二是利用新理念、新技术来改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提高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软件和信息技术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比例,改变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三是利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开扩新服务领域,提高现代服务业总体技术含量,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加强信息共享,帮助企业了解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国家相关政策,提出前瞻性、合理化建议。要引导企业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转变,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流程进行改造,逐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主办: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地址: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市党政大楼B座11楼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477—8588008   蒙ICP备19004020号-1   蒙公网安备 15060302000207号
网站标识码:1506000062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